从2014开始,环保产业的很多商机是得益于泡沫化的,但从2017年年底开始,重资产环境集团类企业都会受到金融系统的整肃以及金融市场去杠杆的变化影响,银行监管等融资趋紧。我们环保集团也一直在做重资产类的项目,所以也会受到融资这方面的影响。此外,国家的环保监管力度非常大,我们看到除了运动化、行政化、短期化的行为以外,国家还希望建立更多的长效机制,因而各项制度也在不断完善。在2017年,环保产业主要有以下几项特征:
环保督查的常态化。据数据统计,2017年因环保违法违规行为拘留了1527人,问责18199人,约谈党政干部18448人。此外,还有13.5万的信访举报,14.3亿的环保罚款。地方政府面临的环保督查压力非常大。在督查常态化的情况下,对于我们环保集团来说,既是机会也是压力。
实施排污许可证制度,强化排污者责任。据数据统计,截止2017年底已为15个行业发下了1106张许可证,其中,环保部的重点督查行业——造纸行业下发张数最多,有209张,占18.9%;农副食品加工业有10张,占0.9%。同时,核发通过率却呈现相反的态势:核发张数最少的农副食品加工业和制革行业,申报通过率达100%;许可证张数多的印染行业,核发通过率却最低,只有47.44%。从数据分析可以看出,真正能把环保做好的企业才能获得排污许可证,排污许可证的长效机制配合短期的环保督查,这也是政策为环境产业释放的需求和红利。
信息公开逐步推进。信息公开是环境监管制度中一个重要的补充因素,在未来会得到不断加强,而且这方面的改革在国家社会管理的各个方面都在同步展开。目前,政府财政预算的公开做的越来越彻底,环保部、住建部作为行业主管部门要求环境设施向民众公开,财政部PPP数据也在逐步公开。所有的改革方向都指向通过公开约束政府自身的治理行为、公共服务行为和所参与的经济行为。不但是政府信息正走向全面公开,企业信息也是,甚至个人行为也在受到信息网络完善下的监管。信息公开不但约束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的行为,同时也加强了企业发展过程中的规范性和自律性。
另外,国家在做信用体系大数据的建设下,来自于大数据和互联网的最新技术,为环保企业带来了很大影响。跟垃圾焚烧行业直接相关的是“装树联”(“装树联”是环保部对垃圾焚烧厂提出的要求,所谓“装”,就是要依法安装自动监控设备,“树”就是要在厂区门口树立一个大家都能看得见的电子显示屏,而“联”是要把实时监控数据与各级环保部门联网。环保部的要求不仅十分明确,而且还有个强制时限,2017年9月30日之前,所有垃圾焚烧厂都必须完成这项工作。)的工作。“装树联”工作从2017年开展,据统计现在有400多个厂实现了实时监控、信息公开。长期以来,垃圾焚烧行业的争议点就是排放是否达标,现在“装树联”基本解决了这个问题,虽然还不能完全监管飞灰是否得到了妥善处理,但未来三年内,监管将越来越紧。集团公司智信公司、环保公司、监测公司应该抓住此机遇,先从集团下属项目着手并尽早布局,逐渐推向更大市场。
环保税的实施。环保税是国家从顶层结构出发,为环境长效机制建设规划的重要制度。费改税强制征收会为地方政府增加财政收入,因而将强化地方政府环保监管的动力,促进企业的绿色化转型。环保税的强制征收将带来检测、监测、危废处理等第三方市场的加速释放。在此,环保集团要在战略发展上更重视技术和运营的长效稳定。
此外,企业在绿色化转型过程中,在内部绿色制造、绿色生产方面的投入非常大,在这波政策红利中,如果集团公司只做末端治理,不能全面参与到工业企业的绿色化进程中间,会有被排异的风险,同时错失这方面的发展机遇。
GEP考核箭在弦上。GEP(生态系统生产总值)代表城市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是国家发改委、环保部、国家林业局、国家标准委员会、中国中科院等联合推出的概念体系。部委将联合制定《GEP核算技术规范》,把GEP纳入生态文明目标考核体系,而GEP核算工作将会和地方领导干部的考核工作结合起来。
垃圾分类和后端的资源化、有机物的还田等内容也将会是GEP中的细节考核目标,这个目标将会改变我们对垃圾分类价值评估的看法。垃圾分类直观上带来成本的增加,而在将来GEP中进行考核的时候,这块费用如何消化,也是我们环保集团生态公司等做环卫、做垃圾末端治理的公司需要思考的方向。
PPP规范化、去杠杆和地方债;强调效果的输出与运营的特点。近年来,PPP项目上的太快太急。2017年9月份,财政部史部长讲话里对不规范PPP所出现的“三化”问题:短期工程化、融资债务化、边界模糊化。讲这三个方面违背了PPP推出的初衷。
今年,PPP进入深水区,规范化工作在不断推进。国家接连发布了PPP相关规范文件,用以加强PPP资本金来源监管、避免工程导向、钢化10%约束、绩效捆绑30%等。
如果环境治理企业不能实现长期的环境治理效果的达成,则企业获得的利润、增长的动力都将是不稳定的。PFI项目的减少也与政府降杠杆、资管六条带来资本金募集压力等因素有关。这次PPP规范对参与城市河道、海绵城市、地下管廊等面源的企业产生了影响。
这次PPP规范中,受冲击最小的是固废领域,因为固废行业运营属性非常强;相对保守一些、不涉及水环境PFI业务的水务运营企业,受到的影响也较小。
环保企业IPO。据统计数据,2017年9月之前,整个IPO通过率是83%,环保的IPO通过率是87.5%。9月之后有了很多调整,IPO整体通过率降到51%,环保IPO通过率则低于整体,降至20%。
到今年1月份,通过率则更低。这些变化,并非是因为规则的改变,而是有一些法规所要求的规则环保企业一直不重视。举例如:在近期被否决和延期的案例中,有一个原因是因为BOT项目在获得时,没有经过公开竞争程序,这个是没法补的。类似的规则,现在国家出台了很多文件,要求公开竞争的程序。但从IPO趋势看,个人觉得市场将走向是长期规范化。
在去年9月份展开的大的改革环境下,未来环保产业将走向系统化变革之路,这将是环保集团制定战略的时候很重要的思考点,总结为综合和循环。
一是综合。据统计,黑臭水体治理已完成1100条河是通过PPP模式,在财政部要求30%投资绩效捆绑以后,黑臭水体治理能否在后面的绩效考核中稳定达标,考验着我们在兼顾效益的条件下的治理能力。而资本市场是否依然会认为社会资本所参与黑臭水体的项目回款足够安全?此外,总体来说,黑臭水体是高度集成化的综合的任务,一个城市的黑臭水体治理,需要系统的解决方案。
村镇环境治理也排到了政府工作中的靠前位置,各地纷纷推出了大量的农村污水治理标准。在农村环境治理中,垃圾和污水也需要综合考虑、同时治理。大量资金投入的、分散的农村污水治理的设施如何确保系统健康长效地运营,也是考量治理效果的重要因素。
在环卫市场,大量的项目机会出现。环保集团生态公司目前就有镇安、高陵、富县、黄龙等一批省内布局项目,但同样需要强调整个环卫大系统的构建,包括分选和资源化的所有措施,还需要考虑跟焚烧场,前端中转站的协同关系。除此以外,前端大量的环卫市场化对于垃圾焚烧企业垃圾来源的影响。而国源公司在延安的垃圾发电项目同样可以延伸做环卫一体化的大市场。总体来看,环卫智慧、环卫市场化、环卫装备化促成了各地政府把分散的环卫工作综合起来打包起来,该趋势与垃圾分类相结合,将对产业的未来产生长远的影响。
二是循环。垃圾分类的重要理念之一就是希望在每一个细节上能产生循环,垃圾分类本身需要是系统化的方向,希望在有机物、装修垃圾、建筑垃圾、其他面源垃圾和工业垃圾形成长效的循环机制,只有这样才能是生态的。
2017年危废领域发展迅速,但也有企业受到了严格的监管处罚。在2018年到2020年之间,危废行业预计事故曝光还会继续增多,因为这个行业技术还不够成熟,资源化的能力相对较低。2017年在资本力量的催生下,并购加速,但并购中对前期的调查、对潜在运营和环境风险的识别,还没有到位。我们目前是在享受供不应求时代的高利润,这个利润即便能够在一、两年回收成本,但一定不是长久的。除了危废行业稳定运营、达标运营以外,危废行业中很多的细分领域的循环化,包括废油、有机溶剂、重金属废物、废酸等细分领域的循环利用,将是极有前途的,值得固废公司重点关注。
总的来说,上述所有的因素中,集团公司应该重点关注的就是环保制度进一步的规范化。其中,环保集团的战略依然是坚持以效果为导向,真正注重运营而不是简单的工程利润。加快技术做好资源化,以及稳定达标、节能降耗,对二氧化碳排放和能量排放进行考核,这都是国家在制度上进行的不断调整的鼓励方向,这也是我们环保集团在技术路线选择上需要重要思考的东西。
对于目前环保集团的发展现状,可以跟拥有技术的企业加强并购合作,但在IPO高度紧缩的情况下对资本的谨慎使用也是我们需要关注的内容。此外,生态文明考核下,很多仅仅擅长做简单末端治理的企业会在未来处于不利局面,这个不利的局面可能来自很多种因素,包括费用太高、监管风险、GEP考核挤压下的空间及利润下降等。因此系统化的资源循环永远是我们重要的、需要思考的战略方向。
项目的推进离同样不开融资,目前银行已经收紧各类贷款,集团在获取多渠道融资的前提下,可供选择的融资方式有环保基金、债券融资、增资扩股等,这里对基金不做过多介绍,集团目前成立已有三年,目前正在做审计,如果我们通过评级,级别在AA-以上,可以考虑标准工具,如:公司债,企业债,私募债,短融,中票等。如果级别在AA-以下,需要引入增信措施,可以考虑结构化工具,如:ABS,ABN等。
在这样的政策重构期与集团的发展机遇期叠加的时期,规划部在今年将进一步发挥集团的参谋作用,也尽力把政策背后的趋势提炼出来,也把市场上更多的格局、潜在的需求、竞争的方向和态势等信息,用内部专属报告的方式提交给集团公司领导。同时为集团下属单位保障项目顺利实施,设计投融资方案进一步加大资金来源多元化而努力。
COPYRIGHT © 2015 亚英体育|点击进入 All Rights Reserved.技术支持:陕西环保智信科技有限公司
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0347号 陕ICP备15009596号-1